Search

大家好,我是角爸。新年快樂~

最近正好有一些陪伴者私訊來問到如何與BPD相處的...

  • Share this:

大家好,我是角爸。新年快樂~

最近正好有一些陪伴者私訊來問到如何與BPD相處的問題,回答之餘上來有感而發一下。

其實如何與BPD相處,肯定不是一篇文章寫得完的,所以我會覺得,有心想要處理這件事的朋友們,第一要做的事,就是麻煩先把懶人包能看的都看過一遍,看完一定都會有一些新想法,然後在生活上實際驗證,驗證新想法的過程又會產生新的不理解,然後再回過頭來再重看可能相關的文章,在這時候如果還無法思考出答案,就可以來問問我們,卡住的地方在哪裡?

我統整和角媽的相處以來,大約經歷了四個階段。大家可以將自己的案例依階段來分類,看看自己到哪個階段了,而這個階段的主要重點是什麼?該專注在哪些問題點上?用來做參考。

第一階段:彼此互相認識。也就是在這個階段你會從完全不知道對方是BPD,進行到原來如此,知道對方是個BPD了。

其實這跟所有人的戀情或是締結關係,是一模一樣的階段。只是差異是在,對於BPD來說,所有的大傷害都是來自於這個階段,沒有因為不熟,所以這些相處的磨合或是傷害就可以情有可原。所以對於陪伴者很抱歉的,原罪通常都會從這裡開始,你在以為BPD只是一般人的情況下,所讓他們受的傷,他們都牢記在心裡而且以此為成見來認定你,你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這樣對待我這樣傷害我的一個人。這是這個階段裡最大的特徵,也可以稱做是「未來所有事件的開始」。

我和角媽的這個階段大約是10個月到一年左右,這過程中我是從一個一般人,慢慢進入與學習到陪伴者的這個角色裡,而角媽在這個階段裡只能說全都是在受苦,而且內心有很多對於這些受苦的不理解。她不明白為什麼我會這樣傷害她,也不明白為什麼我會是一個無法說到做到的人。

第二個階段,磨合與磨合,與磨合階段。

在這個階段裡,我和角媽已經結婚了,爭吵的頻率並沒有明顯的下降很多,而身為陪伴者的我也開始有了一些精神與情緒上的狀況,我也覺得自己生病了,有幾次相當大的事件是發生在這個階段,比方說孩子出生,角媽拿刀,我離家出走,而最終我畫下了Youtube上那段「如何與邊緣性人格障礙相處」的影片,也是屬於這個階段,但可以算是尾聲。

也就是說,這個階段不是一開始的彼此熟悉,而對於BPD這件事兩個人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每一次事件都會明確對照BPD的一切狀態,但是兩個人卻還找不到解決方法,只能在每次的失控與崩潰絕望中,一次次解決,或者說一次次的以為解決了但其實還是困在某種輪迴中,直到我發現「同理心」是所有問題的解法。

所以假如陪伴者還無法理解究竟要怎麼同理,或是依然對於這個概念很模糊,那麼就都還是屬於在這個很痛苦的第二階段裡。

假如第一階段的痛苦指數是80的話,第二階段的痛苦指數就是120-150。很多暴亂的事件都是在這個階段,假如你在第一階段覺得叫警察叫救護車來已經很誇張了,那第二階段的事應該會讓你覺得肯定可以上各大新聞頭條。

這個階段我和角媽大約花了兩年的時間。

第三階段,驗證、驗證、而且實踐。階段。

這個階段爭吵頻率會比較少了,以我和角媽的例子,這個階段大約是一到兩個月爭吵一次。而且每次爭吵完一定會伴隨檢討會,而檢討會的內容大約是我說明我當下的情況跟情緒是什麼,角媽說明她當下的情況跟情緒是什麼,然後兩個人彼此肯定彼此的努力,覺得兩個人有更愛彼此了。

很弔詭的是,其實這個動作在第二階段就有在做,但是在沒有找到彼此最重要的關鍵點,也就是「同理心」的精隨之前,即便做了這些動作,那個對於彼此的心情「了然於胸」的感受是很大的不同。真的就有一種,明明是做一樣的事,但最後的神清氣爽感很不一樣。但即便神清氣爽了,還是無法完全避免下一次情緒上的爆炸。

我只能說這個階段跟上個階段最大的分野在於「同理心」的發現與驗證,同理心發揮得越成功越徹底,BPD越覺得安心以及會開始反過來為了陪伴者著想。角媽真正開始有了很安定的心理狀態與反過來也開始同理我的狀態,應該可以說是從這個階段開始。

這個階段大約是一年半到兩年左右的時間,來進到第四階段。

第四階段,我們都是平凡人,階段。

這個階段差不多就是我們現在的模樣,我們的爭吵頻率以最近的次數來看是半年一次。雖然我很想自豪的說我們已經不太吵架,但是很抱歉,事實上一點也自豪不起來,我們的吵架還是有失控場面。

在這個階段中,我們彼此肯定了彼此的看法與開始學會尊重彼此的一些重要的點,如果我沒有刻意去想,我會想不起來原來角媽曾經是BPD,而雖然我們的生活還是與正常一般人不大一樣,(比方說我們還是不太與人群接觸),但基本上已經沒有再常常去想是或不是這種事,也就是我們已經彼此有了默契就是現在這生活就算是我們最自在的模樣了。在爭吵頻率已經很不常的情況下,天天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生活,但也因為過去磨合的經驗讓我們沒有因為生活瑣事而磨掉我們對於彼此的關心與照顧,所以我們拉長了幸福的時刻,而謹慎的面對不幸福的偶然事件。

這四個階段讓大家做為參考,以這篇文章為出發點,未來我會再將這理論的細節跟重點描繪得更清楚一點。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我們是一家四口 角爸是個塔羅師 角媽是個自由藝術家 育有兩子 角媽本身是重度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 所以可能多半都會分享關於邊緣性人格的經驗與故事 歡迎大家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喔
View all posts